8月13日,知名晶圆代工厂商格芯(globalfoundries)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将公司光掩膜业务出售给日本toppan公司的子公司toppan photomasks,该笔交易的具体金额尚未透露。
据悉,toppan是格芯光掩膜业务的重要合作伙伴,同时也是12/14nm工艺的光掩膜供应商之一。格芯方面表示,出售光掩膜业务给toppan公司之后,还会与对方继续合作,由toppan供应美国晶圆厂的光掩膜产品及服务。
这是格芯近年来出售多座晶圆厂之后,再一次出售旗下ic相关业务,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广泛关注。
格芯艰难的ic之路
格芯是由amd拆分自身的半导体制造业务后,与中东石油土豪的投资基金阿联酋阿布扎比先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和穆巴达拉发展公司(mubadala)联合成立的半导体制造企业。后来,格芯又成功收购ibm半导体业务,如今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但是你可能想象不到,背景如此深厚的格芯,近年来过得并不好。
早在2017年,就有传闻称“格芯7nm没产能,amd订单重回台积电”。直到2018年3月,格芯首席执行官sanjay jha卸任,原格芯高级副总裁、总经理tom caulfield博士接棒,实施换帅的目的在于推进先进制程的发展,然而此举还是没能挽留老客户的心,amd首批7nm制程gpu后来还是交给了台积电;
2018年6月,格芯正式宣布裁员计划,裁员幅度约为5%,主要涉及欧美地区,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不受影响;
2018年8月,格芯宣布无限期暂缓发展7nm及以下先进工艺的投资研发,转而专注现有14/12nm finfet工艺及22/12nm fd-soi工艺;
2018年10月,格芯宣布与成都合作伙伴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修正案,取消了对成都晶圆厂一期成熟工艺(180nm/130nm)项目的投资;
2019年1月,格芯将位于新加坡tampines的fab 3e 8英寸晶圆厂厂房、厂务设施、机器设备以及mems知识产权与业务,以2.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9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台积电旗下的世界先进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2月,消息称格芯在中国成都投资100亿美元的晶圆厂计划生变,就目前结果来看,该项目基本是以失败收尾;
2019年4月,格芯将位于美国纽约州east fishkill的fab 10 300mm晶圆厂以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安森美半导体;
2019年5月,格芯将旗下ic设计公司avera半导体出售给marvell,代价为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收购内容包括avera的主要营收业务、重要客户、领先的oem架构以及global foundries和marvell之间新的长期晶圆供货合同。
出售光掩模业务,格芯“断臂求生”为哪般?
众所周知,在半导体制造的整个流程中,从版图到晶圆制造中间的一个过程,就被称为光掩膜或称光罩制造。这一部分是流程衔接的关键部分,是流程中造价最高的一部分,也是限制最小线宽的瓶颈之一。对于格芯这么一个晶圆代工巨头来说,实现光掩膜业务的技术并不难,而且该产线也早已成熟运转,产品可以实现量产,为何还要将业务出售?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格芯持续多年亏损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先进制程的研发投入。此前,格芯却表示,营收亏损是在公司整体战略计划之内,因为半导体代工是一个投资周期长、资金消耗巨大的产业,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才能产生差异化竞争力。然而格芯的战略似乎并未见效。此外,母公司mubadala和atic早已无法忍受格芯长期高投入而难获利的状态,要求其改革,格芯只好走上“断臂求生”的道路,通过出售旗下部分ic业务来达到改善亏损的目的。
在笔者看来,从去年格芯全球裁员,到如今连卖4座ic大厂,格芯的ic之路越来越艰难。自格芯宣布放弃7nm研发开始,就意味着世界上能投入先进工艺研发的厂商又少了一家,也意味着,哪怕是格芯这样的老牌ic巨头,在面对ic产业先进工艺时,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有消息称,格芯最终会全面出售晶圆代工业务,以此提升现金流。虽然不知消息是否属实,但对于格芯来说,这也是减轻当下亏损压力最有效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