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的寿衣颇为复杂。在民国之前(清)不管是逝者过去是否拥有“功名”,通常情况大户人家都按“(清)官服”穿戴。男女寿衣还是有所区别的,男性寿衣一般为七件,包括布质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校园寿字的棉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花平金色袍一,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是没有领子的,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棉袜子,戴明珠。若是逝者生前有所功名的则更加麻烦,尤其是武官,寿衣通常都是武将穿戴。
送终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子女等其他直系亲属应守护在生命垂危的老人身边,听其遗言直至老人去世,这就是所说的“送终”。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或者门板做成的临时板床有些地方也把逝者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逝者之上还有长辈,逝世后也不移入正庭。 人离世之后,许多地方的习俗是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或烧落气纸。此外,有些习俗会鸣放鞭炮,一是表示逝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 人离世之后,家人要围在逝者身边恸哭,未离世时则忌哭泣。